時間:2022-11-10 點擊: 次 來源:揚州大學公眾號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人類與致病菌的纏斗,從未停歇,且不斷升級。人類用抗生素來對抗致病菌,細菌卻逐漸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如何避免由此而來的公共衛生危機?這一問題成為全球科學家關切的熱點,“90后”青年科研工作者劉源,也是其中一員。 與學生一起看文獻、做實驗、打籃球……從外表上看,“90后”劉源與他的博士研究生并無太大差別。但作為揚州大學獸醫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已經與動物源重要耐藥病原菌“斗爭”了近十年。 近5年,劉源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自然—微生物學》等期刊發表SCI論文4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不久前,劉源成為獸醫學領域最年輕的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瞄準”全球性難題 20世紀60、70年代,抗生素從國外引入我國,在畜牧業廣泛應用,為畜禽養殖業的規?;?、集約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養殖場中,抗生素不僅作為治療使用,有時還被當作飼料添加劑,用來預防疾病,降低動物炎癥水平?!眲⒃凑f,抗生素的大量及不合理使用,導致動物源細菌耐藥性問題日益嚴重,不僅加大了畜禽疫病的防控難度,給養殖業帶來重大經濟損失,而且引發了耐藥病原菌在人、動物和環境中的傳播,給人類健康和公共衛生帶來巨大威脅。 目前,抗生素耐藥性已成為威脅公共衛生和現代醫學的全球性危機,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 “這是一個全健康的問題,保護動物健康,就是保護我們人類的健康?!痹趧⒃纯磥?,加強動物源細菌耐藥的相關研究刻不容緩。 2013年,劉源在中國農業大學開啟碩博連讀生涯,2018年入職揚州大學獸醫學院,一直專注于動物源重要耐藥病原菌干預控制的基礎及應用研究,致力于為耐藥菌防控和新型抗菌藥物創制提供科學依據。 “多重耐藥細菌,又被稱為超級細菌,泛指那些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眲⒃凑f,這類細菌能夠使臨床多種重要抗生素失效,導致治療失敗。 臨床中重要的耐藥病原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萬古霉素腸球菌、耐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多粘菌素及替加環素的腸桿菌科細菌等。這些超級細菌的出現無疑給感染性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建立動物源細菌耐藥性干預控制新策略對于保障人和動物健康都具有重要公共衛生意義,這也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人病獸防,關口前移’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舉措?!眲⒃凑f。 目前,劉源及其團隊圍繞動物源耐藥病原菌控制的核心問題開展了一系列基礎和應用研究,主要側重于發現抗耐藥菌新靶點及先導化合物,挖掘新型抗菌增效劑和開發抗耐藥菌新策略三個方面。 “對抗”多重耐藥病原菌 如何“對抗”耐藥病原菌?劉源介紹說,開發新型抗生素是最直接有效的策略,但是其開發周期非常長。一項調查發現,一種新型抗生素的開發,從開始研究到批準上市需要大約10年時間,大概花費10億美元。 “老藥新用’的抗菌增效策略,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眲⒃凑f,所謂“老藥新用”,就是將現有的非抗生素藥物和抗生素聯合使用,“相較于開發新型抗生素,從已批準使用藥物中篩選和發現潛在的抗菌增效劑更加經濟、高效?!?/span> 過去的十年中,劉源把腦中的構想變為了現實。2011年在中國上市的“超級抗生素”替加環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臨床治療多重耐藥菌感染重要的抗菌藥物。然而,研究發現,替加環素的抗菌“本領”并非無懈可擊。2019年,新型可轉移的高水平替加環素耐藥基因tet(X3/X4)的發現及全球的快速流行傳播,嚴重制約了替加環素的臨床有效性。 |
上一篇:胡璠:因為選擇所以熱愛
下一篇:95后女孩獸醫——張中華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