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08 點擊: 次 來源:中國動物檢疫 作者:禹小芳 鄒玖零等 - 小 + 大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感染或疾病綜合征。流感病毒屬于RNA 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其最顯著的生物學特性是亞型眾多、變異頻繁。其分子機制涉及點突變引起的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和不同亞型毒株同源重組產生新亞型所引起的抗原轉變(Antigenicshift)[1]。流感病毒根據兩個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可被分為 16 個 HA 亞型(H1~H16) 和 9 個 NA亞型(N1~N9),理論上流感病毒可組成 144 個亞型 [2]。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僅見于 H5、H7兩個亞型。它們從水禽傳給陸禽,經過幾代傳播以后,從低致病性演變成高致病性病毒。關于 H7N9流感病毒變異株分子特征、人感染后的臨床癥狀已有報道 [3],但未見禽感染 H7N9 流感病毒變異株臨床特征的報道。因此,研究禽感染 H7N9 流感病毒變異株的臨床特征及變異株的來源,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是有意義的。 1 材料與方法 1.1 病例來源 發病雞來自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端橋鋪鎮某一起雞感染 H7N9 流感病毒變異株的調查養禽場。該禽場存欄蛋雞 6 000 余羽,品種為海蘭灰,320 日齡。至發病第 4 日,累計死亡 102 羽。分別隨機采集 8 只發病雞的咽 / 肛拭子及血液樣品,備用。 1.2 流行病學調查 向養殖戶、飼養員、防疫技術員詢問關于雞發病的相關信息,并對飼料、用藥進行取證調查。 1.3 病理解剖 隨機選擇 8 只發病雞進行臨床解剖,對發病雞的氣管、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進行病理解剖并拍照,做好記錄。 1.4 實驗室檢測 1.4.1 檢測試劑。禽流感病毒 H5(Re-6 株)、H7 亞型血凝抑制試驗抗原(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開發公司出品,批號 201605);禽流感病毒 H5/H7/H9 型實時熒光 RT-PCR 檢測試劑盒(深圳生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批號 201506)。 1.4.2 檢測方法。關于禽流感病原學檢測,按禽流感病毒熒光 RT-PCR 檢測方法(GB/T 19438.1—2004)。從樣品中提取病毒 RNA 后,以實時熒光定量反轉錄 - 聚合酶鏈反應法(real-time RT-PCR)檢測 H5/H7/H9 亞型核酸。關于禽流感抗體檢測,按高致病性禽流感診斷技術(GB/T 18936—2003)進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試驗,并記錄相關數據。 1.4.3 數據處理。將有關數據錄入 Excel 2003軟件,通過 SPSS 13. 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使用GraphPad Prism 5 軟件制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流行病調查結果 發病前 100 d,養雞場實施過 H5 亞型流感疫苗和“H5+H9”聯苗(廣東永順)免疫,飼養狀況良好,并無其他烈性發病情況。發病后的前 4 天,分別死亡 10、18、31、102 羽(圖 1);死亡的前幾天,病雞采食量、產蛋量無明顯變化,外觀正常;至瀕死日,呈現明顯的外觀癥狀:精神萎靡、頭部腫大、肉髯發紺、流淚、口流涎(圖 2),也有部分雞在采食過程中突然死亡。由于雞發病迅猛,死亡快,無腳趾出血癥狀。 圖 1 發病禽場日死亡數量 |
下一篇:豬舍清糞工藝大盤點(圖)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