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0日12時整,中國“牛瘟終結者”高級獸醫師彭匡時老人在青島辭世,享年101歲。 彭匡時,男,1917年10月25日出生,湖南瀏陽人。1940年6月畢業于西北農學院(現西北農業大學)畜牧獸醫系,獲學士學位。先后在蘭州西北防疫處、西北技藝??茖W校、貴陽貴州省農業改進所、西寧青海獸醫防治處、南京中央畜牧實驗所工作。分別任助教、技佐、技士。南京解放后留用。1949年3月,華東區農業部成立南京血清廠,任疫苗股負責人,制造炭疽、出敗、豬丹毒、雞新城疫等疫苗。1952年9月調北京農業部畜牧局獸醫處,被評為6級技師,負責協助西北、華北、東北及內蒙古等省區的牛瘟、馬傳貧等防治。1961年8月,下放北京市畜牧獸醫研究所,負責獸醫研究室,協助北京市各郊區的豬瘟、雞瘟等防疫及進行豬、羊驅蟲藥的研究。1966年8月,支援國家“三線”建設,調甘肅嘉峪關市酒泉鋼鐵公司奶牛場,勞動改造兼獸醫。1973年8月,調嘉峪關市農業局獸醫站,協助郊區獸醫防治,后期被委任為副站長。1981年9月調農業部動物檢疫所,在資料室專職編校出版《英漢獸醫詞典》。1988年退休。1992年起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2002年個人事跡被收入《青島人才榜》。 前人憶歲月 在我國農業科研人員隊伍中,有一位年逾百歲的老科學家。他全程參與了牛瘟疫苗研制、推廣、徹底根除三大戰役,將數以萬計對農牧業生產極為重要的耕牛、牦牛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為我國領先世界55年消滅牛瘟屢立建功。 他精通5國語言,在專業領域著述頗豐,發表有關畜禽傳染病的譯文或論文數十篇。71歲編撰完成了近200萬字的《英漢獸醫詞典》,80歲參與編寫《中國消滅牛瘟的經歷與成就》,87歲匯編完成300萬字的《英漢寄生蟲大詞典》,填補了我國相關領域空白。他國學積淀深厚,眉壽之年仍筆耕不輟,96歲編就《漢字大智慧全書》,99歲完成《中國歷代優秀詩文類纂》,100歲編纂形成《唐詩正義》。 他笑對人生起落、命運多舛,把祖國的需要作為畢生的追求。他一生都在科學的世界里探求真諦,一生都在默默地傳遞著知識的薪火,用勤勉的百歲人生,詮釋了老一輩知識分子“科學最重,名利最輕”的人格特質。 他,就是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高級畜牧獸醫師彭匡時。 立志滅牛瘟 位于山東青島市郊的彭匡時家,陳設非常簡單:一排書架,一張書桌,一張單人床,一個沙發。彭匡時挪著小碎步來到旁邊可移動的病床前,給癱瘓多年的老伴擦擦嘴角的口水,又挪著小碎步回到書桌前。 陽光灑在他瘦削白皙的臉上,寧靜而慈祥。一談到工作,彭老的精神陡然煥發,聲音也格外洪亮?;厥诇嫔6重S盈的百年,他說最難忘的還是和牛瘟斗爭的歲月…… 1917年,出生于湖南瀏陽農村書香門第的彭匡時,從小就深知牛是農家寶,一頭牛就是農民半個家當??膳N烈话l作,滿村都是哀嚎哀號聲。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幫鄉親們找到消滅牛瘟的辦法。懷揣這樣的理想,長大后他毅然報考了西北農學院畜牧獸醫系。 23歲畢業時,正值我國畜牧獸醫科學研究處于拓荒、布局階段,而積貧積弱的祖國,又正遭受著日寇鐵蹄的蹂躪。他放棄了叔父給他安排好的舒適工作,接受中國獸醫學奠基人盛彤笙教授的推薦,來到偏遠但又亟需專業人才的(蘭州)西北防疫處工作。自此,他同鄺榮祿、程紹迥、馬聞天這些獸醫界的先驅們一道,集合在“科學救國”的旗幟下,以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勇氣,開始了報效祖國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