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的生豬經紀人大廣最近有點煩——他從事的行當是在生豬養殖行業中養豬戶與屠宰場之間一段產業鏈條,以往豬價每次振動,都會在這段鏈條上最先掀起波瀾。目前擺在他面前的兩難選擇是:到底要站在養豬戶的一側堅守價位?還是該站到屠宰場的一側壓低收購價? 實際上,從春節以來就進入下降通道的生豬價格到目前已持續將近3個月,到了大廣該作最后決定的時候了。 農業部數據顯示,2017年4月10日~ 16日,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為每公斤16.45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25%;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為每公斤21.21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06%。 對養殖戶而言,這已經觸及過去一年半時間以來的低點,也是與屠宰企業博弈的臨界點。專家表示,“有養殖戶反映,目前市場上存欄的超大型豬很多,是因為很多養豬人認為4月底會是價格低點,希望等待5月會出現上漲。存欄高,這就給屠宰企業帶來壓價的可能性,相同情況在去年6月份和12月份都發生過。建議大家千萬不要恐慌性拋售。” ●豬價12個月降幅接近兩成 4月20日,生豬市場呈現出“全域皆綠”的場面:東北、華北、華東、華中整體回落,西南小幅回落,生豬出欄價格的下跌之勢已蔓延至全國大部分地區。 業內分析指出,整體來看,在消費疲軟的影響下,屠宰企業繼續壓價,市場豬源供應充足,屠宰收豬基本沒有難度,導致多地豬價出現回落。北方豬價普降,南方部分地區繼續回落,豬價的跌幅在0.1~0.2元/公斤左右。目前市場豬源供應充足,但多為大體重豬,消費需求不佳。 過去12個月以來,生豬價格與高點相比降幅已接近兩成。“在長達一年半的時間維度上,當前價格已經跌破了去年10月16日每公斤15.43元的最低點,與一年半之前的價格基本持平。”專家稱,“玉米價格和豆粕價格最近比較平穩,但由于豬價下跌,導致豬糧比價已經跌到了8.7:1了,創下一年半以來的最低紀錄。” 在專家看來,當前生豬市場供應端和需求端都出現了變化——供應端由于天氣的轉暖,供應有增加的態勢;而需求端受消費淡季還沒過去的影響,需求依然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導致出現豬價下跌的情況。 博弈,這是業內人士對當前生豬市場供需狀態的判斷。 “豬價下跌已經在全國范圍出現,養豬戶對此有比較強烈的抵觸情緒。按照經驗,五一之前是很難出現供需的大變化的,所以大家希望押寶在五一之后豬價還能回升,所以壓欄惜售,而壓欄的生豬也越長越肥,這又進一步導致了生豬供給量的增加。”專家稱,“隨之而來的便是收購方的壓價。” 一方惜售,一方壓價,生豬市場上的博弈異常激烈,而且博弈的焦點恰恰便是大廣所處的產業鏈上生豬經紀這一段鏈條。 “市面上豬少的時候,高價收豬;市面上豬多的時候,壓價收豬。”在大廣看來,“現在已經到了最緊張的時刻,一旦養豬戶崩潰并發生踩踏式拋售,那么有可能出現生豬價格的大幅下跌。” ●本輪豬周期已進入尾聲? 本輪豬價出現大范圍下跌的背后,是一個被拉長變形的豬周期。 通常意義上完整的“豬周期”包括了豬肉價格上升和下跌兩個階段。一般情況下,豬周期軌跡是:肉價上漲-散戶擠入-養殖規模擴大-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散戶退出-規??s小-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這個周期過去一般3年左右有一個輪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