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穩定收入又有社會地位的公務員崗位,如今成了眾多年輕人和大學畢業生們夢寐以求的職業。然而,擁有博士學位又是年輕處級干部的李守軍,10年前因不甘以安穩平淡度此生,于是先自己砸了鐵飯碗斷了后路,然后自主創業成立了一家獸藥生產研發企業,他自信憑知識才干與實踐經驗,可以做些有益于中國畜牧業發展,有益于農民致富的事…… 如今,10個冬夏匆匆而過,46歲的李守軍成就了自己的追求與理想,也成就了一個集植物提取制劑、化學藥物制劑、生物藥物制劑研發和生產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成為我國華北地區最大的獸藥生產基地。去年,他被《農民日報》評選為“全國畜牧富民功勛人物”,他創建的瑞普集團,被中國畜牧獸醫學會評為“感動中國畜牧獸醫科技創新領軍企業”?,F在身為中國動物藥品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禽病分會理事的李守軍,又擔任天津市政府有關部門應對甲型H1N1流感預案的顧問,他不僅要當好參謀,同時還要做好充分準備,隨時開展相關動物疫苗的研發與生產。 解讀李守軍可以發現,他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斷挑戰自我。從河北邯鄲礦山寂寞的少年,到張家口農業??茖W院的大學生,李守軍完成的是重新面對一個世界的“轉身”;從不愿學獸醫的大學生到立志研究專業的農學院碩士研究生,他實現了學術與人生新領域里的升華;從有作為的研究生到處長,他看到了改革中我國農業發展中的變化與發展;從令人羨慕的處長到民營企業的老板,他找到了可以挑戰自我的平臺;從民營企業的老總到內蒙古農業大學的博士生,他跨進了專業的巔峰;從博士生到國家農業部頒發的“全國畜牧富民功勛人物”,他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體現,同時也為中國畜牧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今天,把李守軍的經歷介紹給讀者,也許可以給人以啟迪:自主創業雖然充滿種種困難,但也創造了種種機遇。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只要有勇氣和信心,只要有付出和奉獻,只要有才能和知識,只要有準備和積累,誰都可能是后來居上的成功者。 研究和統計表明,動物85%的疾病會影響到人,比如動物的“口蹄疫”和人的“手足口”病。再比如正在世界上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這種病毒原本是豬身上的,但現在卻在人身上發病和傳染,這說明醫學領域的研究面在加寬和交叉,不能把研究限定在某個單一層面??刂坪椭委熑祟惖挠行┘膊?,也需要從動物和家禽家畜開始,包括預防和切斷某些疾病,也要找到源頭才行。 “轉身”看到全新的天 1980年秋天,一位面帶迷茫與困惑的年輕人背著簡單的行李,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邯鄲礦山,這是他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礦山,也是第一次離開溫暖的家鄉,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什么樣,也不知道從此“轉身”自己的人生會有怎樣的變化,只知道走向未知兩腿很沉…… 這一幕李守軍終生難忘,他說生長于礦山的他,那時礦山就是他的世界,他最大的理想也是為礦山發展服務,成為新一代礦山人。沒想到,那么多年刻苦學習,父母給的飯錢都買了書,就因高考的幾分之差,結果把自己“折騰”進了張家口農專(農業??茖W校),改變的不僅是向往的學院,還有向往的人生。所以當背著行李卷兒走出礦山的那天,感覺自己就像一只單薄無助的小船,被無情地扔進大海。他記得“安心教育”是當時全國帶“農”字院校新生的首節課。學校為什么搞“安心教育”?是因為學生普遍不安心:農家子弟想“鯉魚跳農門”沒成,失落;職工子弟想“一步一重天”破滅,痛苦?!皩W農就學農,怎么還是獸醫系?難道一輩子研究馬尾巴的功能?”當時欲哭無淚的他抖摟著手上的通知書,感到所有人都在嘲笑他,恨不能找個地縫鉆進去。 李守軍告訴我,對專業從不愛到愛到鉆研,是知識的吸引。最初引領李守軍走進知識圣殿的,是張家口農專的耿永鑫老師。耿老師的課對李守軍的吸引力一天比一天大,慢慢地掌握了一般動物與家禽的生理結構與治療方法,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他記得上學時晨練,在校外的山坡上經常遇到耿老師,師生倆邊跑邊談,像開了第二課堂。他總有問不完的問題,從知識到人生,從追求到理念,耿老師永遠耐心回答,常常不知不覺停下腳步,坐在山道旁折一根樹枝連畫帶講,直到他弄通弄懂。 李守軍說引他上道的是耿老師,帶他攀登學術高峰領略“一覽眾山小”的,是內蒙古農業大學的李乍煌教授。李教授是我國著名獸醫內科專家,在生物學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多項研究成果獲大獎。1985年,李守軍慕名報考了他的研究生,李教授告訴他搞科學研究,思維方式很重要。因為所有新的研究領域都是未知,從哪兒入手從哪兒開始往往決定方向是否正確,能否獲得成功。由此李守軍頓悟,對畜牧業來說預防比治療的實際意義更大,比如各種疫苗可以控制疾病的發生與傳播;改善動物基因,可以有效提高抗病能力等等。
|